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近日,环境科学学院在G区“一站式”学生社区“美育空间”举办“中秋话团圆,民族‘一家亲’”师生座谈会,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邢新叶,学院党政领导杨茹玮、郎雷鸣、肖晖、张敦谱,关工委柳闽生、刘咏梅老师,民族教师代表翁有志(侗族)及学院辅导员、民族学生代表共同参会,副院长肖晖(彝族)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邢新叶副部长结合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致辞,她鼓励各民族师生以节日为契机,在文化交流中互学互赏,在学业科研中互帮互鉴,让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在师生交流环节,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学子,生动讲述家乡火把节的热闹景象与特色饮食文化;云南大理白族学子则结合自身经历,介绍白族特色美食,扎染技艺与中秋习俗,让在场师生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侗族教师翁有志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学生代表分享求学、从教路上的感悟,用真实故事传递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力量。学院关工委老同志则以鲜活案例为切入点,叮嘱同学们要主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在交往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
杨茹玮书记在总结中提出三点期望: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思想上凝聚“一家人”的共识;二要增强本领,鼓励民族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强化实践担当;三要不断完善机制,搭建更多跨民族交流平台,用心用情守护各民族师生成长,持续撒播团结友爱的种子,让大家在环境科学学院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与归属感。
会议结束后,“巧手制饼”互动环节拉开帷幕。师生围坐在一起,揉面团、包馅料、压模具,在亲手制作中秋月饼的过程中,畅谈家乡节日习俗、分享校园生活趣事,现场笑语不断、暖意融融。
此次活动以中秋佳节为纽带,既让各民族师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与温暖,更以沉浸式交流拉近了民族距离,为构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校园氛围注入了新活力。
单位:环境科学学院
撰稿:王金歌
一审:苏鹏宇
二审:张翠玲
三审:杨茹玮
时间:2025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