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绚丽,金风送爽。9月10日下午3时,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环境科学学院2025年教师节座谈会于理科组团A114如期举行,志在激励全体教师坚守育人初心,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将热爱教育的情怀、钻研教学的热情、关爱学生的真情融入工作。学院领导、教职工代表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庆教师节,共话教育情,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杨茹玮主持。
一、开场致辞:暖意关怀寄期许
座谈会伊始,杨茹玮书记发致辞。她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感谢资深教师们,用岁月沉淀的智慧为教学之路点亮明灯,用经验为后辈指引方向,让教育的薪火代代相传;致敬班主任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担当,守护着每一个班级的成长,既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他们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更期许青年教师,愿他们永葆蓬勃朝气,带着创新的热情与敢闯的劲头,为教育注入新鲜活力,在三尺讲台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让大家携手共同书写环科院更璀璨的篇章。
二、荣光时刻:感恩与担当共显
学生送祝福:学院学生会代表率先上台,以真挚的语言献上对老师们的节日祝福,稚嫩却恳切的话语传递出学生对教师辛勤付出的感恩之情。新生班主任受聘:“新荷担纲,聚力前行”新生班主任聘书颁发仪式举行,标志着一批新力量正式肩负起引导新生成长的重任,为学院育人工作注入新鲜活力。
三、分享时刻:传承与创新并行
“我的晓庄环科故事”分享环节温暖开启:丁爱芳教授以三十五年教学生涯为脉络,深情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初涉教育领域的探索,到深耕教学一线的坚守,她字字句句间满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以及对教师职业的炽热热爱,这份跨越时光的初心让在场者动容。陈昌云教授则聚焦在晓庄、环科院二十五年的执教岁月,将回忆定格在三个关键瞬间:初登讲台时的青涩与紧张,见证学生从懵懂到成熟的欣慰,以及数十年如一日投身科研的执着坚守。平凡的故事里,满是对教育与科研的双重热忱。作为资深班主任,杨慧老师结合十余年带班经验,为新班主任们送上了“干货满满的管理指南”。她提出,班级管理要做到“换位思考、冷静表达、有效沟通”,强调班主任与学生应是“双向奔赴”的关系,鼓励新班主任们用耐心与智慧,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合格领路人。“新生力量”代表朱璐瑶教师的分享,则充满了初为人师的鲜活气息。她坦诚分享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也不回避初登讲台的忐忑,还趣味十足地讲述了工作中的小趣事。同时,她坚定表示会珍惜学校提供的发展平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展现出青年教师的朝气与决心。随后,王金歌、李志娟、孙静雅、刘喆为等年轻教师纷纷发言,结合自身工作谈体会、话未来。他们一致表示,将以丁爱芳、陈昌云等老教师为榜样,在增强文化自信与能力自信的同时,秉持“敢想、敢试、敢干”的精神,为学院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王小峰、宋华菊等老教师也暖心回应,承诺将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以自身经验为青年教师引路,始终兢兢业业立足岗位,为学院的长远发展不懈奋斗。
段海宝院长回顾了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同时强调了教师队伍对学院未来建设的核心作用,无论是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科研突破的不断实现,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落地,都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工的深耕细作与无私奉献。另一方面,他也格外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价值实现,提出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收获职业幸福感,在科研探索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获得事业成就感,真正实现“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的同频共振。
整场交流中,新老教师的故事与心声交织,不仅是一次经验的传递,更是一场教育初心的传承,为学院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会议尾声,全体与会人员共同拍摄大合影,定格下这个团圆温馨的瞬间。随后,大家共享节日蛋糕,在甜蜜的氛围中展望学院未来发展,整场座谈会在温馨融洽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单位:环境科学学院
撰稿:杨 慧
一审:汪 静
二审:曹晶晶
三审:杨茹玮
时间:2025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