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2024-10-12
    近日,环境科学学院全空间数字孪生课题组本科生韩保吉在导师何亮老师的指导下,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以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在线发表了题名为“A method to integrate hydraulic structure models into 3D terrain models for irrigation infrastructure Visualization”的学术论文。《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 Portfolio期刊下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2011年创刊以来,它涵盖了工程、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物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等多个主题领域。该期刊在最近的JCR分区中位列Q1区,中科院SCI二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节层次的动态分类集成方法CM-D-LOD,用于实现水利构筑物模型与三维地形模型的无缝融合。基于此方法,开发了灌区虚拟地理环境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显著提升了灌区虚拟地理场景构建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农业决策的质量,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与效率。该工作也受到国家
  • 4月2日下午,环境科学学院“环育·菁英”支部书记讲堂第四讲在理科组团A114会议室举行,南京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龙永红受邀作辅导报告,学院党委书记杨茹玮主持培训会,学院党委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参加了此次学习交流。龙永红院长以《“两个结合”指引新时代党支部建设》为题作辅导报告,从“两个结合”的内涵、党支部建设的时代使命、践行“两个结合”推进支部建设三个方面展开,对“两个结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深刻的阐释,并从强化理论武装、聚焦实际问题、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提出在“两个结合”引领下实现“一融双高”支部建设的具体思路。通过由浅入深的讲授,帮助与会党员增进对“两个结合”这一重大论断的认识,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将“两个结合”融入支部建设的实践中,为提升支部工作质量发展打下基础。杨茹玮书记以《“四抓四强化”激活支部建设新动能》为题分享关于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从支部定位、工作思路、工作计划、预期成效四个方面讲述了扎实有效地开展支部工作、实现党建业务相融合的细节要点,为学院支部建设进一步厘清思路。会上,大家还共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全面了解掌握“不合格”情形和组织处置程
    2025-04-03
  • 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4月1日下午,环境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前往方山烈士公墓开展清明祭扫活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人员整齐列队,认真聆听马金牛、郑德胜两位烈士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随后,大家怀着崇敬与沉重的心情鞠躬默哀,并依次绕碑一周,向烈士敬上亲手制作的花束,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与无尽哀思。在场的学生党员面向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在苍松翠柏间回响。活动最后,大家拿起准备好的抹布和扫帚,擦拭烈士墓碑,进行清扫工作,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祭扫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触动,通过党日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和平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未来,大家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学习与工作中去,勇担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单位:环境科学学院撰稿:肖金兰初审:张翠玲二审:段海宝三审:杨茹玮 时间:2025年4月2日
    2025-04-03
  • 2025-03-26
    3月24日,环境科学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智汇空间”举行“菁英计划”2024级本科生培育工程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学工办张翠玲老师详细介绍了学院围绕人才培养所开展的“环育菁英计划”和“菁英计划”的基本内容,并详细解读了“菁英计划”培养方案。她指出,项目将围绕“科研能力提升”和“学术素养养成”两大核心目标,分三阶段实施严格考核:初期考核聚焦大二学生的科研基础能力,中期考核在大三阶段检验学术创新能力,大四结项考核则对标国际学术标准,形成阶梯式培养路径。为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学院同步推出“激励机制”与“退出机制”,通过动态淘汰实现“优中选优”,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希望同学们珍惜学院资源,找准自己的科研方向和人生目标,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刻苦钻研,努力成为更卓越、更拔尖的晓庄环科英才。环境科学学院一直致力于将学科专业优势深度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中,依托“智汇空间”这一平台,为“菁英计划”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社区建设,持续完善“智汇空间”的功能,打造更具学科特色的学习交流平台,为“菁英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单位
  • 2025-03-18
    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备战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3月14日,环境科学学院召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选拔赛动员会,院长段海宝主持会议并作动员部署,各专业学科竞赛指导小组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会。段海宝院长指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需紧密结合学院“菁英计划”育人目标,通过“导师-学生”联动模式整合科研资源,推动跨学科项目孵化。他要求各专业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具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并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力争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会上,教务办主任吴旭对赛事规则、赛程安排及申报要点进行详细解读,并建议各团队充分借鉴往届获奖经验,注重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此次动员会的召开,标志着环境科学学院正式启动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备赛工作。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单位:环境科学学院撰稿:张翠玲初审:吴 旭二审:段海宝三审:杨茹玮 时间:2025年3月18日
  • 2025-03-14
    为庆祝南京晓庄学院建校98周年,3月11日,环境科学学院精心组织开展了“承启九八,育见环科”系列主题校庆活动。此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吸引了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引领大家回顾校史、感悟行知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校庆氛围。活动当天,学院在校园内多个地点设置了互动体验区。理科组团前,“记忆翻牌”游戏吸引众多同学驻足,参与者通过翻牌配对校史事件,在趣味中重温学校发展的重要节点;南门处的“晓庄光影”合影墙和“题字打卡”板前,学生纷纷留下对母校的祝福;图书馆“校史趣味竞答”以问答形式展开,同学们通过答题深入了解晓庄的办学历程与教育理念,增强了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合一广场的“投壶挑战”则结合传统文化,让参与者在轻松互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校庆活动不仅是庆祝学校发展成就的契机,更是传承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纽带。环境科学学院始终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引,将校史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此次校庆活动中,师生们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学校文化的理解与认同,集体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未来,环境科学学院将继续立足学科特色,以更加务实的行动践行育人使命,不断探

通知公告

科研育人

  • 2024-10-12
    近日,环境科学学院全空间数字孪生课题组本科生韩保吉在导师何亮老师的指导下,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以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在线发表了题名为“A method to integrate hydraulic structure models into 3D terrain models for irrigation infrastructure Visualization”的学术论文。《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 Portfolio期刊下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2011年创刊以来,它涵盖了工程、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物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等多个主题领域。该期刊在最近的JCR分区中位列Q1区,中科院SCI二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节层次的动态分类集成方法CM-D-LOD,用于实现水利构筑物模型与三维地形模型的无缝融合。基于此方法,开发了灌区虚拟地理环境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显著提升了灌区虚拟地理场景构建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农业决策的质量,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与效率。该工作也受到国家
  • 2025-03-12
    3月11日下午,环境科学学院2025年“环育菁英 科研强梦”之“菁英计划”项目启动仪式在理科组团C-305会议室举行。首批“菁英计划”导师出席活动,仪式由环境科学学院段海宝院长主持。段海宝院长首先阐述了“菁英计划”的核心目标与深远意义。他强调,项目旨在通过“导师-学生”培养模式,整合学院优质科研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同时为学院学科建设与硕士点培育注入新动能。项目负责人赵天成老师从项目的具体内容、实施步骤、考核机制等方面详细解读了《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菁英计划”实施方案》。最后,段海宝院长对所有参与“菁英计划”的老师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希望老师们能够秉持“大爱学工”的精神,全身心投入“菁英计划”的指导工作中。不仅要在学术上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更要在生活中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克服科研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他强调,导师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菁英计划”的持续推进,标志着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深化。学院将继续秉承“大爱学工”的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提供
  • 2024-12-13
    为激发新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为学院15个科研团队注入新鲜血液,12月6日至10日,环境科学学院成功举办了“环育·菁英”第三届导师团队双选会。学院书记杨茹玮、院长段海宝、副院长郎雷鸣和肖晖,以及500余名2024级新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双选会根据团队学科专长与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分为地理、环境、化学三个专场。作为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的一部分,地理专场在学生宿舍区的“智汇空间”设立了主会场,4个地理团队的师生代表汇报团队的科研情况;同时在理科组团三楼阶梯教室设立了线上分会场,160余名地理师范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生聆听了汇报。本次双选会聚焦学院科研育人特色,以学术引领为主线,打破传统教育的空间限制,将社区建设融入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通过推动学生社区中其他专业学生参与科研团队,深化社区的学术协作功能,营造多学科交融的研究氛围,进一步凸显“一站式”社区的综合效能。在环境和化学专场,各科研团队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内容、科研成果及学生培养情况等。有的团队侧重于基础科研,例如光电催化与传感课题组、绿色能源材料课题组、晶态功能材料课题组等,学生可以深入参与前沿课题的探索
  • 2024-11-05
    2024年11月1日,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高校GIS论坛“名师进校园”暨“环育·菁英”学术报告会。报告会围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如何驱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新时期产业发展如何引领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变革开展,为即将到来的审核评估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与高位战略导向。环境科学学院肖晖副院长主持会议,环境科学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以及图书馆的领导,老师,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师范专业各年级200余名同学参加报告会。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智慧城市先锋榜”领军人物,中国高校GIS创新人物,华为地图首席科技顾问,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副院长唐炉亮教授为全体师生作了“大数据场景众包感知新方法”学术报告。唐炉亮教授针对现有专业测绘的场景感知能力覆盖不足,空间上碎片化,时间上不连续等问题,系统介绍了团队在基于大数据的道路场景高精度众包感知、道路场景高动态活动流时空建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昆教授针对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提出未来GIS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

活力环科

  • 近日,环境科学学院“环育菁英 青春起航”梦想公开课在方山音乐厅成功举办。学院党政领导、关工委委员、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以及2024级全体新生参加。本次梦想公开课紧扣学校“大爱学工”品牌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人文筑梦·润心田”“科研筑梦·赋动能”“实践育梦·茁才干”。梦想公开课在激情澎湃的《猛犸》《河流》两首歌曲中拉开序幕。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段海宝上台致辞,他从“四颗心”着眼,强调大学四年成长过程中培养爱心、勇敢心、同理心、感恩心的重要性,为同学们点明成长要义。在“人文筑梦·润心田”篇章,姚新悦同学用一首《如愿》带我们感受跨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江顺、张慧茹等同学的反诈小品《天降横财》在诙谐幽默间强化了同学们的反诈意识;苏鹏宇老师携手环科院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以铿锵有力的《强军战歌》合唱,彰显军强国安的坚定信念与学子爱国情怀。第一篇章尾声,为表彰在学习道路上勤勉不辍、表现优异的集体与同学,学院党委书记杨茹玮宣读了《环境科学学院关于表彰 2024 年度“环育菁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副院长郎雷鸣、副院长肖晖分别为 “优秀班级”“最美环科人” 颁发荣誉证书,以榜样力量激励同学
    2025-01-03
  • 10月31日—11月1日,南京晓庄学院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在北操场隆重举行。环境科学学院师生经过奋力拼搏,秉承“赛出风采,赛出水平”的原则,最终以166的总分取得了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傲人成绩,创历史最佳成绩,并荣获“精神文明代表队”荣誉称号。开幕式上,我院运动员代表队方阵气宇轩昂,踏着坚定而划一的步伐进入会场,他们肩负着荣誉与使命,准备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向全校师生展现出我院积极向上的力量与风貌。本次校运动会共设男子单人项目十项,女子单人项目九项,团体项目四项。我院共计43名运动员参加,100余名志愿者为运动员提供安全保障,300余名观众为环科院运动员现场助威。我院运动健儿稳扎稳打,面对强手毫不畏惧,凭借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毅力,不断超越自我,获得前八名的项目共计27项,其中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4枚。22地理信息科学转本胡宇飞同学更是双破1500、5000米长跑纪录,获得双重冠军。他们用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投掷,编织出一幅幅青春活力、勇于挑战的精彩画卷,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风景线。在本次运动会中,环科学子在比赛中展现出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闪光
    2024-11-04
  • 10月11日晚,环境科学学院第十届团(学)代会在理科组团D楼三阶教室隆重召开。学院院党委书记杨茹玮、学工办主任张翠玲、院团委书记张威以及全体辅导员和学生代表120余人参加会议。胡雪盼老师和赵阳阳同学分别代表共青团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第九届委员会、环境科学学院第九届学生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认真讨论审议了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委员会委员和学生委员会委员。随后,新当选委员集体宣读了《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自律公约》,并表示在未来一年中将带头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实心实意帮助同学解决困难。杨茹玮书记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校学院团委、学生会在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并对我院团学组织和广大同学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职责与使命;二是要发扬无私的奉献精神,乐于为集体与他人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要成为楷模与榜样,以身作则,引领同学们共同进步,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希望广大同学要大力传承晓庄红色基因,弘扬“大爱、奉献、担当”的晓庄精神,为晓庄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会上,杨茹玮书记还为第九届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颁发聘书。环境科学学院
    2024-10-14
  • 6月21日晚上,环境科学学院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工科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学校副校长刘光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党政领导、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及毕业生家长代表出席仪式,2024届全体毕业生参加仪式。仪式由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翠玲主持。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学院党委书记杨茹玮宣读《关于表彰环境科学学院2024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希望受表彰的同学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保持晓庄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品格风范,在新的岗位上再创佳绩。校机关党委书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馥旻、校人力资源处副处长王小雷、校后勤管理处副处长陈锦、环科院副院长郎雷鸣为2024届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副院长肖晖宣读《关于准予环境科学学院2024届学生毕业的决定》《关于授予环境科学学院2024届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并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024届毕业生表示诚挚的祝贺。 黄芳代表全体教师寄语毕业生,希望大家保持纯真和热爱,追逐梦想,永不言败;承载着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在前行路上高歌猛进,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毕业生代表李晨同学在发言中感
    2024-06-24
  •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环境科学学院于6月5日在理科组团三阶开展了“民族团结共筑和美 创意手工‘胶’织一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大家齐聚一堂,聊习俗、做手工、品粽子,感受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老师、学院各民族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副会长、学院副院长肖晖为活动致辞,分享了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的感悟,号召同学们拥护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校园民族文化活动,增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齐心构建和美校园。来自藏族、壮族、哈尼族、仡佬族的同学身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通过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和深情地讲述,分享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节日庆典。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杨茹玮为同学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她勉励同学们要加强交流,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成长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活动中,在学院社团小老师指导下,大家一起动手制作滴胶和香包。这两项手工艺品的制作,既体现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学院领导还为同学们分发了香飘四溢的粽子。近年来,针
    2024-06-07
  • 为全面推进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024年5月24日中午,环境科学学院邀请学工处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翟梦瑶老师开展“相知相解,心语相连”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专题培训,学院心理辅导员、各班级心理委员参加了培训。讲座伊始,翟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生动的案例,翟老师向心理委员们介绍了常见的沟通模式以及人际交往中科学合理的应对方式。互动环节中,心理委员们积极参与,先后分享了感悟。翟老师针对心理委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她强调,大学生要学会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尊重情绪;作为心理委员,要时刻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通过此次培训,同学们表示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沟通技巧,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处理人际交往中的方式方法有了更科学、更深刻的认识。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班级心理委员工作能力,对推动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培训作为环境科学学院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的活动之一,学院将继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及专题培
    2024-06-07
关闭